10/16 止觀法要 上課筆記

10/16 止觀法要 上課筆記
Photo by Julie Ricard / Unsplash

止觀法要 八城經(三)

第四講

P.93

禪那心:禪定

下定決心要使氣息平靜下來,然後持續不斷地在同一點上專注於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。你不應刻意使用其他任何方法使氣息變得平靜,因為那樣做會使定力退失

足夠定力專注之後,禪相有些像棉花,有些像

確定禪定,確定五禪支。

色命根:十一種色法 眼耳鼻口香味觸覺聲音這些

名命根:所有的心所都有命根,就是名命根。

維持心與心的生命力 讓心和心能完成執取與知道所緣(目標)的作用。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名法:心 ,心所

命根:生命原則

以使它們可以在其生命期間,可以存在與持久,否則它們將會在完成執行取所緣與認知所緣之前,就滅去了。所以命根的作用,就是取到維持名法的生命,維持這個心裡作用的生命;或者說它的生命本身就稱為命根。它的特相是能夠維持相應名法,也就是維持跟它一起生起的那些心理作用。作用是使它們發生,使它們有生命,使它們能夠維持,使它們能夠存在。表現是維持它們的存在,所有的心與心所能夠起作用,是因為有命根在促成它們。

根據業(我們的念頭或行動)使心或心所持續生起,住(存在),滅去。

所以我們的心和心所的活動表現不等於自我 或是永恆,是無常

掉舉:心晃蕩不安,發呆,胡思亂想

信:相信的信念 一種充滿信心的決意+心的清晰性

       當下的心是清清楚楚地知道

      正信:相信正確的信念 如,果報,業等等

邪信:相信錯誤的信念,排斥真理,盲目的相信。

但信心過度的時候就是渴愛跟執著,跟目標過度綑綁就不好了。

念:當下清楚覺知目標 (強力的的想)

正念:警覺有關善的念,正念不嫌多。

心像顆石頭一樣投入目標水中,穩穩的沈入底下。

修出入念息,把心投入沈入呼吸裡面,而呼吸是我們修習修行的對象。

心完全投入對象裡。

時時記得目標

慚:討厭惡行,尊重自己的榮譽和尊嚴,對不好的行為感到羞恥和厭惡

愧:害怕惡行,尊重體諒他人,擔心造成他人困擾麻煩。

慚愧讓人具備道德自律的能力。

無貪:不想要不執著任何東西

無瞋:有禮,慈愛,溫和,友善,不粗暴,不傷害,內心祥和。

中捨性:屬於中間的狀態。平衡,平等,屬於中間的狀態。

中捨心很重要,可以保持身心處於平衡的狀態,不會極端。

有的快樂悲傷痛苦,都是我們每個做的每個決定每個選擇的果報。就是自業自得。中捨指平靜,沒有偏愛,旁觀,平等的對待身邊的一切事物。

心處於一個平穩的狀態,持續下去,不需要急也不需要慢,一切都剛剛好。

    不過度關心在意一個人,也不過度忽略孤立一個人,用一直種旁觀陪伴的方式和他相處。

身輕安/心輕安:身不是指色身,指的是心識運作的結果,就是心所。身心的平靜,不會躁動不安,能夠破除心所和心的不安,安寧冷靜。修法時候,期待著訊息,神通,靈通,想看到聽到感受到定心以外的事物,那你就要放下那份期待,好好的去體驗,輕安,平靜,安穩,安寧的狀態。你真正要去體驗的是內心的平靜。

身輕快性/心輕快性:去除沈重,身心輕快的那種狀態。身心保持在靈敏,靈活的狀態,對於修行目標的反應才能夠反應。有人叫你,你能很快反應過來,我們修行目標有所變化的時候,我們才能反應過來。

身柔軟性/心柔軟性:去除僵硬 柔軟柔和的狀態,就是去除身心的緊張,繃緊,用力,保持放鬆。

身適業性/心適業性:翻譯就是身心適合工作的狀態,不是真的指去工作。而是我們的身心處於聽話,好用的狀態。我們要心平靜下來,他不平靜下來,該修法心又很混亂定不下來,該看書又沒辦法專心看書。心不適業就是心不在適合做這件事的狀態。身心適業性,我們才能成功的取得我們的目標。

身練達性/心練達性:健全,熟知熟悉一切的狀態。身心健全,沒有缺陷。破除心和心所的疾病,心病。像是猶豫不前,不相信這些,都是可以去除的。

身正直性/心正直性:不歪斜,不彎曲。對治的就是心的虛偽,奸詐,狡詐。心的欺騙,欺瞞性。

慧根:無癡 就是智慧。對於目標對象能夠知道它的本質,給予智慧之光,讓目標對象清晰地呈現在心中,向燈一樣照亮著目標。我們表現出來的會是,對於目標對象的不迷惑。智慧的近因是作意就是或者是定。意思就是集中注意力讓心識運作一切,或者是修息定力

初禪:有能力察覺  1.找到目標,貫注專注力 2.維持對目標的專注力,勾住目標 3.對目標感到歡喜 4.對目標感受到樂受。5.心專注在目標,與目標結合。  這五種禪支。

觸:接觸,心對外面所有的反應

受:感受,因為心生起了反應,心和境接觸產生的結果

想:相下面有個心 所以就是心念

思:活動 行動的根本

遍作相:我們選擇專注的事情目標業處

取相:禪相剛開始,定力開始加深的時候,出現像雲,霧,棉花,煙,煙圈

似相:定力更提升後,禪相越來越明亮,越來越閃耀,晶瑩剔透,甚至相太陽光,水晶,寶石

五蘊:色受想行識

色:物質。地水火風 眼耳鼻口舌身 顏色 聲音 氣味 味道 

受:情緒,感官,外境和意識三個聚合,也就是接觸後,內心升起的感覺,基本三種:苦受,樂受,不苦不樂

五蓋:貪欲,瞋恚,睡眠,掉悔,疑

  1. 不淨觀對治貪欲。
  2. 慈心觀對治瞋恚。
  3. 精進觀對治睡眠。
  4. 數息觀對治掉悔。
  5. 信心對治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