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/23 止觀法要 上課筆記

10/23 止觀法要 上課筆記
Photo by YANGHONG YU / Unsplash

中部 八城經

修行需要大量用腦,勤奮的用,就會出現改變。

幸福感是像學鋼琴,學運動,可以透過練習的技能。

持咒:嘴巴唸,耳朵聽,心裡思考。身口意同時專注,力量就強大。也是定的一種

手結準提佛母手印,就是佛母的身,嘴裡唸著咒,就是佛母的口,觀想準提佛母的樣子,是意念

身口意都跟佛母合一,是走入禪定的一種方法。

準提佛母就是我們投入的對象目標。

修法流程循序漸進幫助走入定,

持咒,身口意一起專注在準提佛母,也幫助呼吸有穩定的節奏,走入定。

觀呼吸,內觀,就是止觀,腦跟心啟動作用,觀察,理解,細微的變化,生滅。

持咒出聲,聲波跟身體共振,可以調氣。

改造身體的氣息跟能量,光進入中脈,也能幫助見到光明心。

咒的梵文mantra,man指的是「心」。tra是保存,保護。

持咒能夠保護心不受念頭影響。

怕黑,不喜歡一個人,負面念頭跑出來的時候,太興奮,都可以持咒。

修法過程有超感官,超身體的能力,神通感應,是要拿來幫助別人,利他,不是拿來炫耀,比較,認為自己特別。

持咒和打坐,實驗上可以活化腦部前額葉跟海馬迴,海馬迴是長期記憶功能,前額葉是人格表現、作出決定的過程,語言功能,自我控制,掌控情緒的功能

持咒打坐的修法在科學上,會改變大腦結構跟功能,改變個性,習氣,記憶力,減低焦慮感。大腦跟肌肉一樣,可以透過訓練出現變化。

每個人執行,熟練度會有差別,不用執著,知道就好。

修法其實很科學。

止觀需要觀察力 觀察力需要練習

觀察自己,觀察生滅,覺得難,可以從看電影,影片,電視劇,選30秒,數幾個鏡頭轉換開始。

一個鏡頭出現,一個鏡頭結束,一個生滅,下一鏡頭在這個人,停住幾秒,換到下個景色,一個生住滅。

再換到另一個人或是景色,停住,又換到下一個鏡頭,另一個生住滅。

觀察鏡頭轉換,開始結束,要很專注。耳朵同時聽對白,眼睛看字幕,會很混亂。

心跟眼定在畫面,投入畫面,其他都不理,才能看到不到一秒的鏡頭變化,快速的改變,

止觀也是這樣。

短網址的影片試試看。第6分鐘到7分鐘結束,數數看幾個鏡頭轉換。

https://pse.is/zen1023

信:相信的信念 一種充滿信心的決意+心的清晰性

       當下的心是清清楚楚地知道

      正信:相信正確的信念 如,果報,業等等

        邪信:盲目的相信。

但信心過度的時候就是渴愛跟執著,跟目標過度綑綁就不好了。

念:當下清楚覺知目標 (強力的的想),把思想固定在某個目標上,專注的觀察。

心像顆石頭一樣投入水中,穩穩的沈入底下。

觀呼吸,把心投入沈入呼吸裡面,而呼吸是我們修習修行的對象。

心完全投入呼吸裡。

時時記得目標

正念:警覺有關善的念,越多越好。

慚:討厭惡行,尊重自己的榮譽和尊嚴,對不好的行為感到羞恥和厭惡

愧:害怕惡行,尊重體諒他人,擔心造成他人困擾麻煩。

慚愧讓人具備道德自律的能力。

無貪:不想要不執著任何東西

無瞋:有禮,慈愛,溫和,友善,不粗暴,不傷害,內心祥和。

中捨性:屬於中間的狀態。平衡,平等,屬於中間的狀態。

中捨心很重要,可以保持身心處於平衡的狀態,不會極端。

有的快樂悲傷痛苦,都是我們每個做的每個決定每個選擇的果報。就是自業自得。中捨指平靜,沒有偏愛,旁觀,平等的對待身邊的一切事物。

心處於一個平穩的狀態,持續下去,不需要急也不需要慢,一切都剛剛好。

    不過度關心在意一個人,也不過度忽略孤立一個人,用一直種旁觀陪伴的方式和他相處。

身輕安/心輕安:身不是指色身,指的是心識運作的結果,就是心所。身心的平靜,不會躁動不安,能夠破除心所和心的不安,安寧冷靜。修法時候,期待著訊息,神通,靈通,想看到聽到感受到定心以外的事物,那你就要放下那份期待,好好的去體驗,輕安,平靜,安穩,安寧的狀態。你真正要去體驗的是內心的平靜。

身輕快性/心輕快性:去除沈重,身心輕快的那種狀態。身心保持在靈敏,靈活的狀態,對於修行目標的反應才能夠反應。有人叫你,你能很快反應過來,我們修行目標有所變化的時候,我們才能反應過來。

身柔軟性/心柔軟性:去除僵硬 柔軟柔和的狀態,就是去除身心的緊張,繃緊,用力,保持放鬆。

身適業性/心適業性:直譯:身心適合工作的狀態,不是真的指去工作。而是我們的身心處於聽話,好用的狀態。我們要心平靜下來,他不平靜下來,該修法心又很混亂定不下來,該看書又沒辦法專心看書。心不適業就是心不在適合做這件事的狀態。身心適業性,我們才能成功的取得我們的目標。

身練達性/心練達性:健全,熟知熟悉一切的狀態。身心健全,沒有缺陷。破除心和心所的疾病,心病。像是猶豫不前,不相信這些,都是可以去除的。

身正直性/心正直性:不歪斜,不彎曲。對治的就是心的虛偽,奸詐,狡詐。心的欺騙,欺瞞性。

慧根:無癡 就是智慧。對於目標對象能夠知道它的本質,給予智慧之光,目標對象清晰地呈現在心中,向燈一樣照亮。我們表現出來的會是,對於目標對象的不迷惑。智慧的近因是作意就是或者是定。意思就是集中注意力讓心識運作一切,或者是修息定力

殊勝:無比的特別美好,受益,厲害。

色法:物質界的因緣和合

心法:心靈上的行為,作用

初禪:有能力察覺  1.找到目標,貫注專注力 2.維持對目標的專注力,勾住目標 3.對目標感到歡喜 4.對目標感受到樂受。5.心專注在目標,與目標結合。  這五種禪支。

遍作相:我們選擇專注的事情目標業處

取相:禪相剛開始,定力開始加深的時候,出現像雲,霧,棉花,煙,煙圈

似相:定力更提升後,禪相越來越明亮,越來越閃耀,晶瑩剔透,甚至相太陽光,水晶,寶石

五蘊:色受想行識

蘊:聚合,每一蘊是很多組成部分的聚合

一種蘊的組成成分可能是不同類型的現像如愛與憤怒,或現象的不同,形式不同,如快樂得不同程度。

觀察的時候,每一種變化,成分,每時每刻發生改變,而且延續的長度有所不同。

愛的反面不是恨,是冷淡。恨是由愛扭曲變形的產物。真的不愛了,就不會在意了。

色:外在的物質環境,摸的到、看得到、佔有空間的物質。地水火風,色,聲,香味,身體的感覺。

五種生理認知器官(感覺力,根):

眼睛的感光細胞:眼根

耳朵的感聽細胞:耳根

鼻子的感嗅細胞:鼻根

舌頭的感味細胞:舌根

身體的審理感覺感受細胞:身根

‧受:情緒,感官,外境和意識三個聚合,也就是接觸後,內心升起的感受,基本三種:苦受,樂受,不苦不樂

       冷,熱,情緒,直覺,藝術感受力,敏感度,受傷害。

 

‧想:對任何事物的感覺認知或心理認知的一部分,想法

 

‧行:驅動我們的行為、動作的心理活動。影響變化的聚合。

 

‧識:人的感覺器官接觸到外部環境,所產生的識別產物,像是:視覺、聽覺、觸覺、味覺、嗅覺,另外,還包括我們接觸到「感受、思想、行為」後所產生的「意識」。

四界:四大種,也叫四大 ------地水火風

地:堅固,硬、粗、重、軟、滑、輕(身體,骨頭,肌肉)

水:流動、粘。(血液,汗水,大小便)

界:熱、冷,溫度

風:支持、推動。

白話:固體、液體、溫度、氣體

人的身體:

地大:骨頭和肌肉之類屬於地大

水大:血液、 汗水、大小便

火大:體溫

風大:呼吸及關節運動。

所造色:四大種所造成一切物質性的東西,依據四大而起的

色業處:以色法作為觀察對象

名業處:以名法作為觀察對象

名色別智:辨識名法與色法為兩種個別組合的智慧

造作:心去做的行動。